平凉市多措并举全力夯实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基础
今年以来,平凉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粮食安全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把粮油市场保供稳价作为一项保底线保稳定的民生工作常抓不懈,一体推进粮食收储、市场流通、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建设协同保障,形成保供稳价合力,全市粮油市场供应充足、运行总体平稳。
一是落实政府储备规模,夯实保供稳价基础。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十四五”期间增储计划,小麦储备规模较“十三五”末增加了70.1%;建立成品储备面粉3782吨、大米346吨、食用油1900吨。按要求落实1200吨冬春蔬菜储备、 450吨猪肉常规储备。切实加强各类储备管理,在完善管理程序、落实责任主体、确保数量质量、强化日常监管等方面持续发力。制定了《平凉市市级储备粮食仓储管理办法》《平凉市冬春蔬菜储备管理办法》和《平凉市市级储备肉管理办法》,储备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综合运用增加储备、适时投放等调控手段,实现了市场供需平衡、价格基本稳定,有效发挥政府储备 “蓄水池”和“稳定器”作用。
二是健全应急保障体系,提升保供稳价能力。按照标准要求,全市共筛选确定10户粮食应急保障中心、9户应急配送中心、11户应急储运企业、14户应急加工企业、147户应急粮油供应网点,且全部纳入国家粮食应急保障信息系统进行动态管理,确保在应急条件下原粮及成品粮油调运及时、保障有力。制定印发市级粮食应急总体预案1个、县级预案7个,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积极建立储运、加工、配送一体化的应急保障示范企业,完善粮食应急供应网络,保障大型超市、成品粮油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持续稳定供货,在全市建立起保障体系有支撑、市场波动有监测、应对变化有预案、保供稳价有措施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三是加快流通体系建设,增强保供稳价后劲。扎实做好粮食购销工作,坚持“生产不足流通补、域内不足域外补”的思路,加大主食品种“引粮入平”力度。1至12月,全市入统企业收购各类粮食105.58万吨,销售103.53万吨,市场购销两旺、运行平稳。登记备案粮食收购企业84户,切实保障粮食购销活动顺利开展。全力抓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市粮库信息化升级改造项目全面完成,华亭、泾川、崇信共新建现代化仓房仓容5万吨,华亭、庄浪储备粮库维修改造顺利完工,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为科学储粮、绿色储粮和安全储粮提供了保障,保供稳价后劲不断增强。
四是强化市场监测预警,防范保供稳价风险。持续跟踪粮油肉菜市场运行情况,做好监测预警工作,严格落实1个国家级和21个省级粮油价格监测点的统计数据定期报送和分析制度,及时掌握市场运行态势。组织开展元旦、春节期间市级储备冬春蔬菜投放工作,及时防范化解市场风险,满足群众消费需求。从近期监测数据看,全市粮油、蔬菜、肉类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市场秩序良好。严格落实监管责任,积极开展市场检查,重点对市场粮油、蔬菜等库存数量、质量、节日期间保供安排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积极妥善应对市场异常波动,确保供应不脱销、不断档,用实际行动保障老百姓“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安全。
(供稿:姚富强 审核:范军 责编:姚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