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措并举全力打好夏粮收购“主动仗”
夏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的首战,对于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平稳运行、保障稳定安全供给等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进一步提高站位、细化举措、压实责任,有力有序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做到“三个到位”,夯实夏粮收购基础。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把夏粮收购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安全大局中谋划推进,确保夏粮收购相关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安排部署到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夏粮生产和收购工作,召开了全市“三夏”生产工作会议专题安排部署,特别是面对今年我市干旱少雨和大风沙尘天气对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积极调度,采取有效措施抗旱保粮。市、县相关部门协同联动,通过科学调度水源、开展小麦“一喷三防”、人工增雨作业等,筑牢夏粮稳产防线,奠定夏粮丰产基础。二是形势研判到位。为打好夏粮收购“主动仗”,全市粮食和储备部门提早开展夏粮生产及市场情况调查,充分掌握夏粮生产形势、预估产量、质量状况和市场行情等,全面分析预判夏粮收购形势,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提供参考。三是要素保障到位。积极衔接银行,开辟夏粮收购资金办贷绿色通道,缓解粮食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确保“有钱收粮”。指导企业做好腾仓并库、仓房设施维修、计量设备校验和库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全市准备收购仓容11.95万吨。全力争取省、市级财政资金130万元,实施了华亭、庄浪和市四十铺粮食储备公司仓房维修改造项目,有效提升仓储条件,确保“有仓收粮”。督促粮食企业质检、计量、统计、保管等人员加强粮食检化验、仪器设备、经营台账记载、信息化应用等业务学习和实操培训,提高粮食收储人员专业能力,确保“有人收粮”。
突出“三个重点”,不断激发购销活力。树牢系统观念,积极主动作为,健全完善政府搭台、市场主导、企业运作的产销合作长效机制,确保夏粮“颗粒归仓”。一是突出为农服务。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紧贴农民售粮需求,积极推行预约收购、上门收购、设点收购,公布全市140个粮食收购网点信息,方便农民及时就近售粮。切实落实价格上榜、标准上墙、样品上台,让农民卖“明白粮”、“舒心粮”。积极引导3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及部分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清理、晾晒、烘干、储存等服务,帮助农民减损增收。二是突出宣传引导。强化信息发布和收购政策宣传解读,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发布粮食供求、购销价格等信息,引导市场主体均衡有序收粮、农民适时适价售粮。坚持市场化理念不动摇,充分发挥84户收购备案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和粮食经纪人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个体户走村串户上门收购,活跃粮食流通市场。三是突出市场监测。加大粮食市场监测频次,严格落实粮油价格监测点统计数据定期报送和分析制度,不断提升夏粮收购市场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加强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保障,一体推进粮食收储、加工销售、应急体系建设,形成保供稳价合力。加强地方储备粮承储企业与中储粮平凉直属库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把握好储备轮换时机,发挥好吞吐调节作用。
把好“三个关口”,确保收购秩序平稳。坚持底线思维,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强化收购流程管控,及时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维护夏粮收购市场秩序。一是把好执法监管关。依法依规加强粮食收购监管,深入7县(市、区)有关企业和收购网点,对夏粮收购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收购主体严格执行“五要五不准”收购守则。持续开展粮食流通监管“铁拳行动”和拖欠售粮款专项排查,及时受理群众投诉举报线索1起,严厉打击“先收后转”“压级压价”“打白条”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努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二是把好质量标准关。组织开展了全市粮食质量检验技术人员业务培训,为新收获夏粮质量检验监测打好基础。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做到粮食购销依质论价、优质优价,进一步规范新收获夏粮样品采集、质量检验,严把质量关口,严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三是把好安全生产关。专题安排调度粮食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各项活动,督促企业严格遵守“一规定两守则”和“粮食仓储作业十个严禁”等行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为粮油收购活动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撰稿:姚富强 编辑:姚富强 审核:范军)